自动滚丝机借助冷挤压工艺实现螺纹加工,区别于传统切削方式,其核心是利用金属在常温下的塑性变形特性,通过机械力作用使工件表面形成所需螺纹结构,兼具加工效率与工件性能提升的双重优势,在工业制造领域应用广泛。
从冷挤压成形原理来看,该过程主要依赖 “塑性变形 + 模具塑形” 的协同作用。设备工作时,两个带有特定螺纹齿形的滚丝轮相对旋转,工件被送至两滚丝轮之间。随着滚丝轮的转动,其齿面会对工件表面施加持续且均匀的挤压力,此压力超过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但未达到断裂强度,促使工件表层金属产生塑性流动。在滚丝轮齿形的约束下,流动的金属会填充滚丝轮的齿槽,逐步复制出与滚丝轮齿形匹配的螺纹结构。整个过程无需去除金属材料,仅通过金属内部的晶粒重新排列实现塑形,因此加工后的螺纹表面光滑度高,且表层金属因冷作硬化效应,硬度与耐磨性显著提升,工件整体力学性能更优。
在实际应用场景中,自动滚丝机的冷挤压工艺凭借独特优势,覆盖多个工业领域。在汽车制造行业,其常用于加工螺栓、螺母、半轴等关键连接件的螺纹,这类部件对螺纹强度和精度要求很高,冷挤压成形的螺纹能承受更大扭矩与冲击力,降低车辆行驶中的松动风险;在建筑领域,钢筋连接用的套筒螺纹、脚手架扣件螺纹等,通过自动滚丝机冷挤压加工,可保障连接节点的稳定性,适应建筑结构的承重需求;在机械装备制造中,各类传动轴、液压元件的螺纹接口,借助该工艺能实现高精度配合,减少设备运行中的泄漏或松动问题。此外,在五金工具、家电配件等领域,冷挤压成形工艺因加工效率高(单件加工时间通常仅几秒至数十秒)、材料利用率接近 100%,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,满足批量生产需求。
相较于传统切削加工,自动滚丝机的冷挤压成形不仅简化了加工流程,还避免了材料浪费与加工应力集中问题。随着工业对零部件性能要求的提升,该工艺在高精度、高强度螺纹加工场景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,成为推动制造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技术手段。